欢迎访问励志教育中文网

重温抗战 让成长之途“爱国香满径”

时间: 2019-06-02 15:08:25 | 作者:张筱雨 | 阅读:200次

  6月1日,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,“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,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,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”。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,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,虽然没有见证过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,没有体会过家破人亡的恐惧,但却丝毫不敢忘怀抗战历史。身为祖国明日栋梁的孩子们,也在暑假中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红色夏令营,以期唤醒红色记忆,激发爱国情怀。(中国文明网) 

  为什么孩子的成长会成为一个牵动国人神经的话题?笔者认为,最主要的是因为其无限的可期待性。小到一家,大到一国,少年强则家事兴、国运隆,少年弱则于国于家无望,而决定孩子健朗与否、利国利民与否的关键在于其健朗的精神世界。 

  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“有利”的成长环境,家长们可谓是“八仙过海,各显其能”。在一众家长眼中所谓对孩子“有利”,不过是自己过剩的殷殷期待、集万千美好憧憬于孩子一身的“拔苗助长”罢了。除了平日里在学校读书鞭长莫及之外,对于家长们来说,寒暑假、周末等都是可以榨取的时间,这大把的时间岂能等闲视之?于是各种培训班、辅导班、特长班纷至沓来,似乎上了这些“班”,家长们就能躺着收获一个十项全能的明日之星。 

  然而,很多孩子确实是“优秀”,但与“栋梁”还有些许的差距。所谓“国之栋梁”,除了有过硬的本领外,还必须有忧国忧民的情怀。虽然我们不能苛责孩子应该少年老成,应该为国分忧,但至少能够从孩子身上看到那些闪光的潜在品质。比如“集体主义”,学会分享,与人方便,与邻为善,等等,这些看似点滴细微的行为,其实就是健朗的贵重品质,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,期年之后,虽未必成为“国之重器”,但或可成为于国于民有益之人。 

  给孩子一个健朗的价值观,远比给十项出众的技能更有意义。古人云,“人生内无贤父兄,外无严师友,而能有成者少矣。”而在笔者看来,这个“贤父兄、严师友”可以是人,可以是事,也可以是物,只要能够“树立远大志向、培育美好心灵”,让孩子的价值观归于光明、通透、有营养、有温情,这就足够了。 

  暑假去哪儿?可以不去辅导班,可以远离技能培训,不妨让孩子们多参加一些“红色夏令营”以及类似的爱国题材的活动。有时候,精神上的坚强才是支撑你到人生终点的最有力保障。重温激昂的抗战场景,唤起孩子的家国情怀,让孩子们少一些孤傲和孤僻,多一些认同和理解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,让爱国香气溢满成长之路,恐怕这比任何才艺都来得更有意义。 

  “少年强则中国强”,关键在于强在哪里。如果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投注,再强健的少年,也无法撑起国家的明天。我们不妨改造一下梁启超先生的名言,“少年强则中国强,少年爱国则民族有望”,这才是“少年强”与“国兴旺”的最重要联系。 

  重温抗战,不是为孕育仇恨的种子,而是为了唤起久违的家国情怀,是为了凝聚发展的未来力量。而且,孩子的世界应该是“爱国香满径”的样态,唯有健朗的精神才能支配起强健的体魄和优质的技能,而“家国情怀”无疑是健朗精神的最高境界。(诸璐丹)

文章标题: 重温抗战 让成长之途“爱国香满径”
文章地址: http://www.wzlll.com/lzwz/3837.html